系列帖子 “区块链2.0” 讨论了自 2008 年比特币出现以来加密货币出现以来区块链技术的演变。这篇文章将探索区块链的未来。 可爱的叫 区块链3.0,这波 DLT 演进的新浪潮将解答目前区块链面临的问题(这里将一一总结)。 下一个版本的技术标准也将带来新的应用和用例。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还将看一些当前应用的这些原则的例子。
下面列出了现有区块链平台的一些缺点,并针对随后回答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的解决方案。
问题 1:可扩展性[1]
这被视为主流采用的第一个主要障碍。 如前所述,许多限制因素导致区块链无法同时处理大量交易。 现有网络,例如 以太坊 每秒只能进行 10-15 次交易 (TPS),而主流网络(例如 Visa 所使用的网络)则能够超过 2000 TPS。 可扩展性 是困扰所有现代数据库系统的一个问题。 正如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改进的共识算法和更好的区块链架构设计正在改进它。
解决可扩展性
已经提出实施更精简和更有效的共识算法来解决可扩展性问题,而不会干扰区块链的主要结构。 虽然大多数加密货币和区块链平台使用资源密集型 PoW 算法(例如,比特币和以太坊)来生成块,但存在更新的 DPoS 和 PoET 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DPoS 和 PoET 算法(还有更多正在开发中)需要更少的资源来维护区块链,并且已证明其吞吐量高达 1000 秒的 TPS,可与流行的非区块链系统相媲美。
可扩展性的第二种解决方案是改变区块链结构[1] 和功能。 我们不会对此进行更详细的介绍,但可以使用替代架构,例如 有向无环图 (有向无环图) 已提议处理此问题。 从本质上讲,这样做的假设是,并非所有网络节点都需要拥有整个区块链的副本才能使区块链工作或参与者获得 DLT 系统的好处。 该系统不要求交易由所有参与者进行验证,只需要交易发生在一个共同的参考框架中并相互链接。
DAG[2] 方法是在比特币系统中使用一种称为 闪电网络 和以太坊使用他们的实现相同的 分片[3] 协议。 从本质上讲,DAG 实施在技术上并不是区块链。 它更像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但仍然保留了区块链的点对点和分布式数据库属性。 稍后我们将在另一篇文章中探讨 DAG 和 Tangle 网络。
问题 2:互操作性[4][5]
互操作性 被称为跨链交互基本上是不同的区块链能够相互交谈以交换指标和信息。 目前有如此多的平台难以依赖,而且不同的公司为所有无数的应用程序提出了专有系统,平台之间的互操作性是关键。 例如,目前,在一个平台上拥有数字身份的人将无法利用其他平台提供的功能,因为各个区块链彼此不了解或不了解。 与缺乏可信验证、代币交换等有关的问题仍然存在。 全球推出 智能合约 如果没有平台能够相互通信,也是不可行的。
解决互操作性
目前有一些协议和平台只是为了实现互操作性而设计的。 此类平台实施原子交换协议,并为不同的区块链系统提供开放阶段,以在它们之间进行通信和交换信息。 一个 example 将会 “0x (ZRX)” 这将在后面描述。
问题 3:治理[6]
本身没有限制, 治理 在公共区块链中需要充当社区道德指南针,每个人的意见都被考虑到区块链的运行中。 结合并从规模来看,这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协议更改过于频繁,或者协议随持有最多代币的“中央”机构的心血来潮而更改。 这不是大多数公共区块链目前正在努力避免的问题,因为它们的运营规模和运营性质不需要更严格的监督。
解决治理问题
上面提到的纠结框架或 DAG 几乎将消除对全球(平台范围)治理法律的需求和使用。 相反,程序可以自动监督交易和用户类型,并决定需要实施的法律。
问题 4: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 再次建立在可扩展性问题上。 当前的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因长期不可持续而臭名昭著,因为仍然需要大量监督以及保持系统运行所需的资源量。 如果你读过关于“挖掘加密货币”最近如何没有那么有利可图的报道,那就是它。 保持现有平台运行所需的资源量在全球范围内使用主流使用根本不切实际。
解决非可持续性问题
从资源或经济的角度来看,可持续性的答案类似于可扩展性的答案。 但是,要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该系统,还需要法律法规的认可。 然而,这取决于世界各国政府。 然而,来自美国和欧洲政府的有利举措在这方面重新燃起了希望。
问题 5:用户采用[7]
目前,消费者广泛采用基于区块链的应用程序的一个障碍是消费者不熟悉该平台及其下的技术。 大多数应用程序需要某种技术和计算背景才能弄清楚它们是如何工作的,这一事实在这方面也无济于事。 第三波区块链发展旨在缩小消费者知识和平台可用性之间的差距。
解决用户采用问题
互联网花了很多时间才成为现在的样子。 多年来,在开发标准化互联网技术堆栈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使网络能够以现在的方式运行。 开发人员正在开发面向用户的前端分布式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应作为现有 Web 3.0 技术之上的一层,同时受到区块链和底层开放协议的支持。 这样的 分布式应用 将使用户更熟悉底层技术,从而增加主流采用。
我们已经从理论上讨论了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现在我们继续展示这些在当前场景中的应用。
0x – 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代币交换,来自不同平台的用户可以交换代币,而无需中央机构进行审查。 他们的突破在于他们如何设计系统来记录和审查区块,仅在交易结算后而不是在两者之间(为了验证上下文,交易顺序之前的块也正常验证),就像通常所做的那样。 这允许在线数字化资产的流动性更高、更快地交换。
卡尔达诺 – 由以太坊的一位联合创始人创立,Cardano 号称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平台,对开发的代码和算法有多重审查和严格的协议。 卡尔达诺的一切都被假定为在数学上尽可能优化。 他们的共识算法称为 衔尾蛇, 是一种改进的权益证明算法。 卡尔达诺是在 哈斯克尔 智能合约引擎使用 Haskell 的衍生产品,称为 普利拓斯 用于操作。 两者都是函数式编程语言,可在不影响效率的情况下保证安全交易。
EOS – 我们已经在此处描述了 EOS 这个帖子.
科蒂 – COTI 是一种相当晦涩的架构,不需要挖矿,并且在运行中功耗几乎为零。 它还将资产存储在本地化用户设备上的离线钱包中,而不是纯粹的点对点网络。 它们还遵循基于 DAG 的架构,并声称处理吞吐量高达 10000 TPS。 他们的平台允许企业在不利用区块链的情况下构建自己的加密货币和数字化货币钱包。
参考:
- [1] AP 论文、K. Croman、C. Decker、I. Eyal、AE Gencer 和 A. Juels,“关于扩展去中心化区块链 | SpringerLink,”2018 年。
- [2] 使用有向无环图 (DAG) 超越区块链
- [3] Ethreum/wiki – 关于分片区块链
- [4] 为什么区块链互操作性很重要
- [5] 区块链互操作性的重要性
- [6] R. Beck、C. Müller-Bloch 和 JL King,“区块链经济中的治理:框架和研究议程”,J. Assoc。 信息。 系统,第 1020-1034 页,2018 年。
- [7] JM Woodside、FKA Jr、W. Giberson、FKJ Augustine 和 W. Giberson,“区块链技术采用现状和策略”,J. Int。 技术。 信息。 管理,卷。 26,没有。 2,第 65-93 页,2017 年。
感谢您的光临!
帮助我们帮助您:
- 订阅我们的电子邮件通讯: 立即注册
- 支持 OSTechNix: 通过贝宝捐款
- 下载免费的电子书和视频: TradePub 上的 OSTechNix
- 联系我们: 红迪网 | Facebook | Twitter | 领英 | RSS订阅
祝你有美好的一天!!